Industrial Field产业领域

盐碱地生态修复

土壤修复 养殖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海水稻作为“盐碱地生态修复先锋植物”,在盐碱滩涂地、生态致贫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海水稻对盐碱地土壤修复的机制,根据其作用机理制定出一整套适用于盐碱地土壤修复的技术体系与方案,为国内盐碱地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模式参考。

中农海稻公司提出的“三微改良法”,现已初步完成了海水稻对盐碱地修复效果的试验,由试验结果可得,经过两年海水稻的种植,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至原含量的8%,并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菌群种类,增加土壤活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并且通过研究海水稻对盐碱地改良作用机理,提出海水稻专用型功能肥料研制方向,以降低土壤有害菌群、降解抗生素等有害化学残留、络合重金属、提升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为首要目的,初步确定海水稻专用型功能肥生产配方及工艺。

利用实验积累的数据针对传统通过微生物发酵工艺进行有机肥生产周期长、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了以利用黑水虻为代表的资源昆虫进行有机肥生产的工艺优化方式,确认了工艺流程,计划于2020年进行实际生产测试。试验表明,通过“三微”改良技术体系,中度盐碱地在2年内可转变成良田、重度盐碱地在3-5年内可转变成良田,具备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基础条件。

全国畜禽粪便总量约38亿吨,截止十二五规划,畜禽粪便利用率仅有50%。整个畜牧业规模化率仅为39.6%,也是制约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重要因素。2018年末非洲猪瘟的盛行加速了养殖行业由个体散养到规模化养殖的转变的进程。

十三五规划里畜禽粪便利用率要提高到75%。我国大多数猪场无害化处理粪污采用建设沼气工程,开展农田消纳方式。此方式消纳所需土地面积大、设备投入高、运行投入高等问题。虽然沼气工程对猪粪具有较好的消化功能,但是厌氧发酵BOD5:N:P 为(200~300):5:1,未被微生物利用的大量氮磷仍滞留在沼液之中,如果处理不当,同样会严重污染猪场周边的环境。

中农海稻以海水稻为核心,构建微环境双循环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集成平台,为养殖场提供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服务,降低企业排污压力,减轻环境负担。 微环境双循环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集成平台以构建微环境,建立生物循环体系为核心,包含整体工艺设计、主体工艺处理设备、资源化转化后的产品深开发全链条方案。

液废处理:独创“三微系统改良法”生物处理模式,利用海水稻多品系的不同抗性,采用分级种植的方式,配比以适宜的微生物菌剂与微量元素补充剂,实现对养殖场液体废弃物快速消解与再次利用。三微系统改良法:秉承“绿色改良”的原则,以海水稻为核心,以微环境、微量元素及微生物为切入点,独创“三微系统改良法”,推广多体系海水稻生态修复模式构建,快速完成对盐碱地的修复与改良。三微系统改良法技术优势:区别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成本与运行成本高昂的特点,利用植物特性将养殖场废液中的有机悬浮物与氮、磷等有效元素再次利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取得额外收益。

固废处理:“HBD技术”,利用黑水虻加脱毒益生微生物联合互作,短时间内实现对原始废弃物的消化、转化,且整个过程没有臭气、废水等排出。 “HBD技术”简介:H:黑水虻环保昆虫B:脱毒益生微生物D:数字化控制设备与管理系统。 “HBD技术”是针对有机废弃物的特点及目前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利用黑水虻加脱毒益生微生物联合互作,短时间内实现对原始废弃物的消化、转化,且整个过程没有臭气、废水等排出,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的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2018年起,中农海稻与牧原集团在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向上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液肥与固废处理的实验与示范,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微信扫码进入中农海稻小程序
微信扫码进入
中农海稻小程序